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
从事药品经营、生产、检验、管理和使用的具有大学专科水平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
泽东思想和邓小评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
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化学、生物学及相关的药学基础理论、基
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药物制剂、药物鉴定、药物分析及各项常规药学实验等方面的专业
知识和技能;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基本掌握一门外语。
在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
(一) 本专业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
(二) 必修课程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
分标准。
(三) 选修课由省级电大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经专家确定,报中央电大备案。
(四) 地方电大亦可根据培养目标及当地的需要自开有针对性的选修课。地方自开课程的教材、教学管理及考试工作由各省级电大负责。
(五) 学生可以从“公共选修课程目录”中选修课程,也允许学生跨科类选修课程。但这
部分课程的学分不得超过课程总学分的10%。
(六) 有实验、实习和平时作业的统设课程,必须按中央电大统一要求组织完成。学生未
完成实验、实习,或实验、实习不及格,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每门课程的平时作业的
成绩在总成绩中应占一定的比例,但不能超过20%。
(七) 集中实践环节由地方电大根据中央电大提供的教学大纲(或要求)组织实施。本专
业安排毕业实习13周,毕业作业5周。试点单位可结合当地医药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将所学理论知识、技能综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集中实践环节不得免修。
三、修业年限与毕业
实行学分制。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114学分。申请毕业证书学生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
及获得的相应学分在首门注册课程获得学分后8年内有效。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
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可获得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
四、教学计划进程表(附后)
医学科药学类药学专业(专科)教学计划进程表。
五、课程说明
1 开放教育入学指南
本课程1学分,课内学时18学时,开设一学期。
开放教育入学指南是为配合教育部开展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
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
的是使接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在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之前,了解和熟悉电大开放教
育新的学习环境,建立与开放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新的学习理念,了解并尽快适应远程开放教
育教与学的方式,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概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含义、特点及其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区别;介
绍广播电视大学的系统结构、办学形式、运行机制、教学管理和社会声誉;介绍电大现代远
程开放教育一般的学习形式、学习方法和技巧;介绍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的方法,怎样
利用计算机网络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以及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一般教学媒体的使
用方法等等。
2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继毛泽东思想之后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进一步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由十三章组成。其中,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讲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主要内容和科学内涵以及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三章至第十三章中分别讲述党的思想路线、社会主义本质、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及党在目前时期有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祖国统一、国际战略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理论和政策。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各专业学生必修的政治理论课程。课程总学习时数36学时,2学分。开设一学
3 无机化学
本课程3.5学分,课内学时63,开设一学期。
无机化学课程是药学类药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质结
构的基本理论,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
课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溶液、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离平衡
与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化学键、分子结构、配位
化合物、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及试验。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药用分析化学、药物化学等。
4 有机化学
本课程5.5学分,课内学时99,开设一学期。
有机化学课程是药学类药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机化
合物的命名方法、基本反应、简单的结构理论及基本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基
础。课程的主要内容:烷烃、烯烃、炔烃及二烯烃、脂环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
、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胺、杂环化合物、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糖,类脂和萜类
、医药用高分子化合物的命名、结构、性质、重要代表物在医药中的应用等,以及立体化学
基础、红外光谱的基础知识。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药用分析化学、药物化学等。
5 人体解剖生理学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药学类药学专业重要的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正常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和一般生理活动规律,建
立起人体是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体的观念,从而为学习药学专业的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绪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组织的分类、结构特点及功能,人体各主
要系统的解剖,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人体的主要生理活动(血液、循环、呼吸、消化、体
温、泌尿、神经、感官、内分泌、生殖)。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药理学等。
6 医学生物化学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药学类药学专业的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基本实验技能,为进一步
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第二部分:物质代谢与调节;第
三部分:遗传信息的传递;第四部分:重要组织器官代谢。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机化学、人体解剖学等。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药理学、病理学等。
7 医学免疫与微生物学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医学科药学类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本课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医学
免疫学,第二部分为微生物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免疫学的基础知识和
专业术语;了解和掌握系统的微生物学的知识。为学习相关的基础课程和后续临床课程提供
必要的免疫学及微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也为临床预防、分析、诊断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课程的主要内容:
医学免疫学主要教学内容: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细胞因子、抗原、超敏
反应、免疫学应用。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教学内容: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生长繁殖与代谢、遗传与变异;致病
性与抗细菌感染免疫;消毒灭菌及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察原则,特异防治及药物防治原则等
基础知识;病源性与条件致病性细菌的生物学性状介绍,致病性与免疫型,防治原则;病毒
的基本性状、分类,病毒的感染、免疫及实验室检测原则、防治原则,临床常见病毒的致病
性与免疫性,检查及防治原则;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和螺旋体的生物学性状、治病性
与免疫性检查方法及防治原则。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基础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等。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药理学、临床各学科课程。
8 病理学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一学期。
病理学是中央电大医药类各专业一门必修课。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
桥梁课程。它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学以及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机能、代谢、形态结构
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发生机制的科学,为进一步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及
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新的病理学课程依据基础医学课程优化组合的原则,将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的教学
内容以其内在的有机联系为基础,以新的课程结构的形式重新组合,将疾病时机体各器官、
系统的机能和形态学改变有机联系在一起,强调人的整体概念,注重病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
理论,特别是基本病理过程和重大疾病的基础知识的介绍。
课程的主要内容: 疾病学概论;细胞和组织的损伤、适应与修复;血液循环障碍;水
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炎症;肿瘤;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
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
本课程的先修课为:组织学与胚胎学;人体解剖生理学; 生物化学;医学免
疫学与微生物学等。
本课程的后续课为:诊断学及临床各学科课程。
9 药理学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医、药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系统的药理学知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
据。
课程的主要内容:绪论;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镇
静催眠药;抗癫痫和抗惊厥药;抗神经失常药;抗震颤麻痹药;镇痛药;解热镇痛抗炎药;
中枢兴奋药;传出神经系统药;拟胆碱药;M胆碱受体阻断药;N胆碱受体阻断药;拟肾上腺素药;抗肾上腺素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抗心律失常药;抗心绞痛药物和钙拮抗药;
抗高血压药;利尿药和脱水药;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组胺与抗组胺药;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甲状腺素与抗甲状腺药;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人工合成抗菌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广谱抗生素;抗结核药等。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病理与病理生理学。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药类各学科专业课程。
10 药物化学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药学类药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常用基本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关系,掌握
化学结构与稳定性药效有关的共性变化规律和特殊个性,为合理有效地调制、保管、使用化
学药物准备必要理论基础;理解常用基本化学药物的结构形成和制备原理,为质量控制和检
验准备必要的理论知识;了解新药发展的去向,初步掌握由结构命名查找资料的方法。
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化学药物的分类结构类型和命名,基本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理
化性质的关系,主要结构类型的药物与稳定性药效有关的共性变化规律及典型药的特殊个性
,如何合理有效地调制、保管、使用化学药物;典型药物的合成和结构修饰;基本化学药物
的典型反应和鉴别方法;主要类型药物的发现和发展以及典型药物的创制经验。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机化学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药物分析、药剂学等。
11 药剂学(1)(2)
本课程7学分,课内学时126,开设二学期。
本课程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药物剂型与制剂、制备和生产、质量控制、合理应用与
正确评价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从事剂型的制备与开发,临床合理用药和提供安全、有
效、经济、使用方便的药品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各种剂型的定义、特点、质量要求和进展;主要剂型设计、基本处方
分析、制备过程及质量控制;常用制剂设备的基本原理、性能、使用及安全;剂型制备中主
要辅料的性能、特点、用途和常用量;新剂型的特点、应用和发展趋势;制剂配伍变化的原
理及一般处理原则;药物体内过程及药物动力学。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用分析化学等。
12 英语Ⅰ(1) (2)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一学年。
本课程为公共英语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1600左右的常用词汇(包括入
学时要求掌握的600词)和若干相关的常用词组及基础语法知识;能够听懂发音清楚、语速较慢的教学用语和日常生活用语,并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谈;能够读懂所学词汇和语法范围内的故事、短文及通知、便条等;能够写出简短的私人信函,或用便条转达具体信息。
13 药用分析化学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各有关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
,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的主要结构与性能,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同时
使学生具有明确的全面控制药物质量的观念,掌握常用药物鉴别,杂质检查与含量测定的基
本原理与方法,能够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药物分析的测定 ,了解中药制剂分析,生化药物分
析和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
作作风。
课程的主要内容:定量分析中的误差、滴定分析法概论、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沉
淀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定量分析中常用的分离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
法、电位分析法、色谱法;药物中的杂质及纯度,药物中杂质的来源和规定杂质限度的科学
根据,药物中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检查的原理、方法、操作要点及杂质限量计算方法;中国
药典中收载的典型药物的基本结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之间的关系以及鉴别、法定含量测
定方法的原理及操作要点;制剂的分析特点和拟定分析方法的思路,常用剂型中干扰物质的
种类及排除方法,中药制剂和生化药物分析特点和方法,医院药房快速检验方法;体内药物
分析的特点和方法以及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我国现行的各级药品质量标准,药品质量标准
制定原则和内容。
本课程的前修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药剂学、生药学等。
14 药事管理学
本课程3.5学分,课内学时63,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品管理方面的有关专业法律法规,熟悉和了解药事管
理的基本知识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和使用等环节的管理要点,树立依法从业的观念,
初步具备运用药事管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办法;特殊药品管理办法,药事管理体制,药品质
量监督管理;新药研制、审批管理;药品广告管理;药品专利产权保护等.
15 药物治疗学
药物治疗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药学专业必修课程,是中央电大限选统服课。共126学时,7学分。药物治疗学是医院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药的结合点,对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治疗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学习这门课程要求学员具有一定的医药学基础知识。
本课程主要以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和重点疾病为主,从诊断、临床表现到药物的合理选择、合理使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通过学习,使药学专业的学生了解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和重点疾病的诊断,熟悉临床表现,掌握药物的合理选择、合理使用的原则和方法。
16 健康教育
本课程课内学时36学时,共2学分
健康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以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持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他们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医学、社会学、行为科学、人为科学等诸多卫生与非卫生领域,并且各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本门课程内容包括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概况、健康传播、健康心理、健康行为、健康测量、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计划设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事实、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评价、人生三阶段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校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职业人群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戒除成瘾行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本课程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级。掌握内容为本学科基本知识,要求学生能准确理解、重点记忆并能融会贯通。熟悉内容为教材重点内容和部分难点内容,要求学生能理解和记忆其知识要点。以上两部分作为教学和考试的主要内容。了解内容为教材部分难点内容、非重点、自学内容或学科进展,考核时一般了解的内容不超过5%.17
17 医护心理学
医护心理学是医学、护理学与心理学交叉的一门学科,是护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是为从事护理专业的学员阐明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和机理,寻求人类战胜疾病、保持健康的心理途径,为整个医疗卫生事业提出与心身相关的辩证观点和科学方法,同时提供恰当的临床技艺和合理的养生保健措施。
课程内容分四个模块。第一模块主要介绍课程的基本概念,阐述心理实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情感、意志、注意、人格等基础知识和理论;第二模块结合到临床,阐明心理卫生、心理应激与调节、心理障碍、心身问题等;第三模块为临床干预的措施,包括心理评估、心理疗法、心理咨询等,第四模块,结合护理专业,阐释病人的心理、医患关系、医护人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护理等。
18 社区医学
本课程共90学时,5学分
“社区医学”课程是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护理学专业(专业)选修课,是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出现以及人们健康观念的进步而应运而生的一门学科,在护理学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加强预防保健的观念,掌握进行社区心身保健、健康服务、卫生调查等的原则和方法,熟悉全科医生的工作要求,能够因人制宜的实施社区健康保健及卫生调控,并能行之有效的开展对社区常见疾病的防治工作。本课程是与预防医学、社会医学、流行病学密切关联的一门专业课。
19 中医药学基础
本教材分上中下三篇。
上篇介绍中医基本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脏象、经络、病因、诊法、辨证及治疗法则等。
中篇介绍中药基本知识及常用中药283个,对其中179个中药的处方用名、来源、药物炮制、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现代研究、用量及注意事项等作了较系统介绍。
下篇介绍方剂的基本知识及137个方剂.对其中81个方剂的处方来源及组成、用法、功效、主治、方解、现代临床应用及药理研究等内容作了较全面的阐述。本教材供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使用。也可作中医药爱好者自学用书。
20 生药学
本教材分总论和各论两篇。
总论共六章,概述生药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起源与发展,影响生药品质优良的主要因素,生药的炮制及其对生药化学成分和药效的影响,生药的鉴定资源与开发。
各论下分十二章,共收载生药222种,其中事物药187种,动物药23种,矿物药12种,另有少数种类列在有关生药的[附注]或[附]项内;植物药按生药的药用部分分类。每类生药均先概述其定义、性状与显微鉴别要点及其他鉴别方法,个别生药记述名称、来源、产地、采收加工、化学成分、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含量测定、药理作用、功效、附注及附等项。重点生药(冠以*号)通常较全面叙述上述各项内容,并附有生药外形与显微特征图;少数品种因显微特征与其它重点生药类似,或在教学上不具重要性而略去此项内容。一般生药仅简述名称、来源、产地、性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与功效等项。
21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课程是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规定为“药学专业”大专层次开设的一门选修课。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概论,质量管理概述,质量管理方法,ISO系列标准,MRPII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1.了解和掌握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有关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了解有关的法规、标准、方法和手段;2.能够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掌握有关药品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并了解这些知识、理论在药品生产管理上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22 医药商业营销学
医药商业营销学是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药学专业的选修课程。课程4学分,总学时72课时
医药商业营销学选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冯国忠主编的医药市场营销学为主教材。课程的第一章讲述了医药市场营销学的基本概念、产生与发展及其基本任务等内容,第二章至第五章从总体上概述了医药市场的营销战略、组织与管理、市场以及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可以说是本课程的总论部分,第六章至第九章主要讲医药市场信息,医药市场调查,医药市场预测及医药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是学习医药市场营销的基础,为后来的策略及具体实务做铺垫。第九章至第十七章主要讲医药市场营销的具体策略,包括新产品开发策略、医药产品价格策略、医药营销渠道策略、医药产品沟通与促销策略、医药产品广告策略、医药产品人员推销策略、医药市场公共关系与营业推广策略等,第十八章讲了国际医药市场营销的一些内容。
23 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理工科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是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大专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服务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获得一元函数微积分、无穷级数和常微分方程的基本知识,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常用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受到用数学方法解决几何和物理等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
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自学能力,较熟练的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进一步获得近代科学技术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1.微积分是研究变量变化的一门科学,它所研究的对象是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变量间相互依赖的函数关系。使学生建立变量的思想,认识到学好函数关系的重要性。
2.使学生对极限的思想和方法有初步认识,对静止与变化、量变与质变以及有限与无限等辩证关系有初步的了解。使学生初步掌握微积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受到运用变量数学方法解决一些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初步训练,为学习其它课程和今后工作的需要,打下必要的基础。
3.通过无穷级数的学习,使学生对有限与无限、合成与分解的辩证关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掌握一些有关的基本知识。
4.运动变化的客观世界中,很多现象和过程是通过微分方程来描述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微分方程有初步了解,知道它的某些解法。
教学要求中,有关定义、定理、性质、特征等概念的内容按“知道、了解和理解”三个层次要求;有关计算、解法、公式和法则等方法的内容按“会、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24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计算机应用(专科)等专业的省开课,它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Windows
2000)、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0)、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00)。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性能、特点和基本组成,熟悉计算机基础知识,并掌握最新、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从而具有应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一般信息的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作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和基本组成、熟悉文件的概念、病毒的基本常识,掌握微型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汉字输入方法。
(2.)了解Windows 2000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组成,熟练掌握Windows
2000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常用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了解Internet的基本概念,掌握IE的使用。熟悉电子邮件的用途,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3.)了解Word2000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功能,熟练掌握Word2000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熟练地处理实际问题。
(4.)了解Excel2000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功能,熟练掌握Excel2000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熟练地处理实际问题。
本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特别要重视实践环节,培养实际动手能力,熟练掌握有关软件的使用方法。
25 公共关系实务
公共关系实务课程3学分,共54学分。
公共关系实务课程是河北电大的一门省开课和基础课程。公共关系实务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学科以建立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良好的沟通关系,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社会组织的良好形象为主线贯穿始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共关系实务在理论上对社会组织提出的指导原则和在实践上对这些组织提供的全方位服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所接纳。在现代社会中,没有公共关系意识的社会组织,不可能赢得社会公众的信赖而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公共关
系实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承担着推动社会进步、完善各类社会组织、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历史重任。根据学校领导有关“教学改革要适应时代新变化,勇于创新”的指示精神,开设此课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即应当把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放在比让学生多掌握和记住知识更为重要的地位,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使学员通过学习,较系统地了解公共关系实务的基本要素;掌握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基本类型和特点;从而提高学员从事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基本能力。
26 基础写作(1)(2)
本课程计划72课时,4学分。分两个学期学完,每学期36课时,2学分。
《基础写作》是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为开放教育药学专业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它是一门研究写作理论和写作知识的学科。具体地说,就是从文章的构成要素入手,按写作过程的顺序,分别讲授文章各个构成要素的知识,并经过单项与综合的实践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写作技能。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并通过有效的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学好本专业的课程打下基础。
本课程教材是由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和其他教材等多种媒体组成的一体化教材,要求学生能正确使用。
( 1、)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用书,是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教材除系统、全面的反映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外,在每章开头有教学目的及要求,章末有扼要的内容小结,对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的掌握进行指导,并配备有一定数量的思考练习题,帮助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本课程的文字教材为李景隆主编的《基础写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2、)音像教材
音像教材有录象教材、录音教材和VCD光盘。
录象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体之一。电视课以模块式讲授为主,以精讲和部分内容系统讲授相结合,在讲述课程内容的同时,对如何理解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的思路、方法进行了指导。
录音教材的主要内容是期末复习中的重点、难点、考试范围、考试的注意事项及要求,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这门课的学习。
(3、)其他教材
“基础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我们将在网上选一些例文供同学们进行练习,每一习题除有正确答案外,
还提示做题所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适量的、针对性较强的习题练习,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本课程采用网上教学、 直播课堂、 电话答疑、电子邮件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27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概论》是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本科)的课程,是省开课,教材选用李翔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的《电子商务概论》为主教材。本课程54学时,3学分。教材共分八章。第一章是绪论,讲授电子商务的含义、分类、特点、研究对象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第二章讲电子商务网络技术基础;第三章讲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第四章讲企业网络经营发展战略;第五章讲网上市场调查与预测;第六章讲网络营销;第七章讲网上支付与结算;第八章讲电子商务系统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对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及基本原理有所理解掌握,对网络营销、电子支付与结算的操作流程要非常熟悉,能独立实践或模拟运行,另外也要求学员对与交易有关的物流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
上一篇:各种学历文凭在职业医师报考条件中的作用
下一篇:西南医科大学概况